甘孜州民族歌舞團在杭州大劇院文藝演出。
理塘農產品參加“杭州奇妙夜”活動。
西湖區-九龍縣數字經濟產業首個幫扶項目——九龍螞蟻服務星站落地并舉行員工入職實操培訓。
石渠縣農特產品進駐杭州市總工會下屬杭職國旅門店和山海e站。
杭州援川醫生在德格縣開展首例“右側腹股溝嵌頓疝”手術。
“禮好康定”農特產品展銷館在蕭山開館。
四川省甘孜州,平均海拔3500米。去年六月,27名杭州黨員干部肩負著黨和國家交付的重大使命來到這里,開啟了杭州對口支援甘孜州的新篇章。一年來,他們翻山越嶺、走村串戶,在甘孜大地留下了一個個共同富裕的“杭州印跡”,為對口支援工作奠定了良好開局。
甘孜州政府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杭州市幫扶甘孜州工作隊隊長羅林鋒介紹,過去一年來,工作隊著力打造援派鐵軍、產業協作、數字化轉型、消費幫扶、文化交流五張“金名片”,與甘孜一道奮力畫出“民族團結”和“共同富裕”最大同心圓,為打造全國對口支援升級版提供更多的杭州經驗。
援派鐵軍金名片 千鈞重擔煉就高原上的“杭州鐵軍”
對口支援甘孜州,不僅是一副千鈞重擔,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戰——2020年剛實現全面脫貧的甘孜州,經濟基礎相對薄弱,不少人仍徘徊在貧困線邊緣;高寒缺氧的氣候環境,帶來令人難以忍受的高原反應,一些高海拔縣甚至“全城找不到一棵樹”;幅員面積超過杭州十倍,常住人口卻不到杭州十分之一,去州府開個會路上就要翻山越嶺跑八九個小時;藏族人口占比八成,語言不通、文化差異等問題難以避免……
打鐵的人,也必須是鐵打的人。27名杭州黨員干部以“一入甘孜州,便是甘孜人”的精神迎難而上,用一年的時間將自己打造成了一支援派鐵軍。援派干部們克服高原反應帶來的生理不適,跑項目、訪牧民,調研的足跡遍布甘孜州十二個縣市。去年,工作隊推動實施對口支援項目54個,扎實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工作成效得到了當地干部群眾的高度肯定。
援甘專技人才的工作同樣突出。來自淳安縣姜家初中的姚國武與巴塘縣中學教師賴樊“一對一”結對,當年就幫助其奪得了2021年甘孜州“英語周報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展評活動一等獎;富陽區醫療幫扶隊來到德格縣后,短短數月統計門診診療人數增長幾十倍,開展手術近百例,并指導新建了多個臨床??仆饪?,實現10余項醫療技術零的突破。
入川一年來,工作隊被授予“甘孜州第四屆五一勞動獎狀”和“甘孜州第四批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14名掛職干部和5名專技人才被授予“甘孜州第四批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
鐵軍是怎樣煉成的?羅林鋒將之歸納為“一二三四五”工作法,“我們始終堅持黨建統領這一根本要求,聚焦‘掛職干部’和‘專技人才’兩類主體,強化‘黨性教育、政治教育和作風教育’三大抓手,樹立‘有情懷、有責任、有紀律、有作為’的‘四有’價值觀,鍛造‘引領型、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廉潔型’的‘五型’先鋒黨支部。”
產業協作金名片 傳統農牧產業迎來跨越式提檔升級
甘孜州地處高原,第一產業占比較高。其中,牦牛是甘孜州的代表性農牧產品。然而,傳統方式放牧的牦牛,投入大、收益小、不好賣。“冬春無法放牧時,平均一頭牦牛1天需吃5斤干草,5個月下來7萬多斤才夠,最便宜也要1元1斤干青草,有時只好眼睜睜地看著牦牛掉膘甚至死亡。”在甘孜州理塘縣禾尼鄉禾然尼巴村,養了100多頭牦牛的牧民斯郎澤仁算了一筆賬。
改變發生在去年。杭州市錢塘區投資兩千多萬元,在該村打造了兩個示范項目,讓當地牦牛放牧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8000畝高原優質牧草基地采取“機械+人工”方式對草地進行改良,1畝可產干青草3500斤,是天然草場的20倍。投資1850萬元的牦牛產業現代農業園區,采用恒溫恒濕智能化管控、自動撒料車、終端數據科學喂養,在生態養殖和不改變肉質的前提下縮短牦牛生長周期并可四季出欄,讓斯郎澤仁和其他牧民大開眼界。
第一產業提檔升級的同時,杭州又積極通過招商引資為甘孜州第二產業注入動能。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產業協作方式,杭州市幫扶甘孜州工作隊積極引導浙商企業投身新一輪的對口支援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甘孜州政府與浙江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清潔能源合作協議,州能源發展集團與萬里揚集團簽訂建設水電站、光伏電站合作項目,娃哈哈食品研究院落地瀘定縣……這些來自浙江的產業項目,不僅為甘孜州帶來了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也將為當地群眾提供大量優質的就業崗位。
數字化轉型金名片 杭州經驗引領“數字甘孜”建設
去年是浙江對口支援甘孜州的開局之年,也是浙江數字化改革元年。當全省數字化改革捷報頻傳之時,援川干部們也將這項改革的成果和經驗帶到了千里之外的甘孜州。
去年10月23日,浙江省駐甘孜工作隊數字管理服務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包含智慧黨建、干部人才、項目管控和內部管理四大模塊,以及黨支部活動、項目一張圖、干部人才一張圖、特色工作、健康打卡、微信公眾號等30個應用場景。這是浙江省首個對口支援數字化管理服務平臺,也是四川省首個市州級對口支援數字化平臺。對當時剛剛啟動“數字甘孜”建設的甘孜州來說,該平臺的上線起到了示范引領的作用,為“數字甘孜”提供了寶貴的“杭州經驗”。
從產業到消費、從醫療到教育,眼下,數字化已經滲透到了對口支援工作的方方面面,成為杭州對口支援的一項“法寶”,有效地破解了甘孜州地廣人稀、位置偏遠帶來的時空距離限制。在稻城縣,去年9月上線的亞丁集市網上商城,當天就取得600萬元的協議訂單;在巴塘縣,杭州援川醫生建立的“數字醫學影像遠程會診系統”為不慎跌落的4歲兒童搶下了救命時間;在九龍縣,甘孜州首個數字經濟產業項目——九龍螞蟻服務星站在西湖區的幫助下正式落地;在白玉縣,臨安區打造的“協作天橋”數字化平臺建立起了兩地對口部門精準溝通聯系機制,開設3個月就發布捐款捐物等各類需求信息4000余條。
消費幫扶金名片 線上線下齊發力助推“甘貨出山”
在去年8月1日晚舉行的“2021文旅市集·杭州奇妙夜”暨杭州文旅消費季活動上,一次不到半小時的直播讓甘孜群眾領略了杭州電商的“奇妙魔力”。短短五分鐘,14000余份高原特產牦牛肉產品銷售一空,655萬人觀看直播,412.9萬人點贊。
這是杭州對口支援甘孜州消費幫扶的一個縮影。地處雪域高原的甘孜州,擁有牦牛、青稞、松茸等多種特色明顯、純天然無污染的優質農產品。入川以來,杭州幫扶甘孜州工作隊通過數字驅動、電商賦能、線下展銷等多種渠道,線上線下齊發力,不斷為甘孜偏遠地區的產品打開銷路、拓寬市場。以康定市為例,去年9月23日,阿里公益、淘寶直播舉辦豐收節直播公益盛典,康定市藍逸集團和憨小二集團的兩款產品被淘寶帶貨主播選中并亮相直播盛典。至直播結束,藍逸集團天貓旗艦店訪問量和銷售額環比增長1828%和2950%,憨小二集團天貓旗艦店訪問量和銷售額同比增長186%和512%,直播累計在線觀看人數近百萬。
線下渠道的消費幫扶同樣碩果累累。在援甘工作隊的推動下,一家家甘孜州農特產品體驗店迅速在杭州各地建了起來——去年8月26日,石渠縣農特產品進駐杭州市總工會下屬杭職國旅門店和山海e站;9月29日,“禮好康定”農特產品展銷館在蕭山區開館;11月3日,“塘塘真甄鄉村振興體驗館”在錢塘區開張營業……這些體驗店幫助甘孜州的優質農特產品走進杭州最熱鬧的商場超市,讓越來越多的杭州消費者認識甘孜、了解甘孜、喜愛甘孜。
文化交流金名片 創新交流模式實現精神共富
對口支援,不僅要在經濟上幫助甘孜州“富起來”,推動民族團結、精神共富同樣關鍵。
結合甘孜州自身少數民族占比高、藏文化深厚的特點,工作隊堅持以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為著眼點和著力點,突出文化認同和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不斷深化文化交流。去年10月,甘孜州民族歌舞團的演員們在杭州大劇院獻上了一場名為《永遠跟黨走》的藝術盛宴。節目以歌舞、情景劇、朗誦、合唱等16個節目,展現了建黨百年來甘孜州的發展歷史,讓杭州市民在精彩的表演中領略了圣潔甘孜的獨特魅力。今年“六一”前夕,一個以社區為服務半徑,推動兩地小朋友課外交流的第二課堂——浙里學堂同期落戶巴塘,淳安縣千島湖鎮第七小學與巴塘縣人民小學的孩子們通過視頻連線一起“云”慶“六一”。
同時,工作隊還積極探索產業合作等文化交往新模式。九龍縣是甘孜州唯一的茶產地,特產的“九龍天鄉”茶葉品質卓越,曾作為雪域貢品送入皇宮。在杭州市幫扶甘孜州工作隊的推動下,西湖龍井與九龍茶葉以茶文化為紐帶,實現了一次跨越千里的“以茶會友”。九龍縣絨巴茶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澤翁拉姆牽線西湖區九曲紅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包興偉,共同研討西湖與九龍兩地制茶技藝及茶產業發展,并在“學習強國”平臺上線九龍縣第一款特色農產品“九龍天鄉”茶葉。
在工作隊的努力下,杭甘兩地交往交流交融越來越密切。兩地攜手開展“藏漢一家親·千里傳真情”浙甘兩地4000名青少年“迎亞運·手拉手”書信交流活動,組織21名甘孜少先隊(青年)骨干輔導員參加交流活動,40名甘孜青年英才參加電商創業活動。去年,杭州共有340批次8340人次赴甘孜開展職工療休養活動,51所學校、30家醫院、210個企業、32個社會組織參與結對幫扶甘孜州,各類捐款捐物達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