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蘋果矮化密植栽培的優勢
1.早結果,早豐產,早收益。蘋果樹傳統栽培就是喬化稀植大冠栽培法,樹體高、冠幅大、主枝粗、側枝長、樹勢旺、修剪重、成形慢、難成花、結果晚、產量低。一般3~4年開始形成花芽,5~6年開始結果,8~10年才逐漸豐產,經12~15年才能進入盛果期,生產周期漫長,栽植效益不能快速實現。現代栽培制度下蘋果樹的矮化密植,樹體矮、大枝少、小枝多、粗枝少、細枝多、成形快、易管理、早成花、結果快、產量高。栽植2年開始結果,3年形成產量,4~5年為豐產初期,6~7年后即可盛產,經濟效益是同齡喬化稀植栽培的3~5倍。
2.單位面積產量高,經濟效益好。矮密栽培,樹體普遍矮小、密度大、干粗枝細、修剪容易、管理方便,因此省工、省力,可有效減少生產成本。合理密植群體大,矮化優勢明顯,土地、陽光利用率高,單位面積產量多。栽后10年調查表明,矮密栽培的果實產量是稀植的5~7倍,顯示出其顯著優勢。
3.便于田間管理,適于機械化作業。矮密栽培中,通過利用矮化砧、短枝品種等方法使樹體矮化,成齡樹高多在2.5~3.5米,是喬化果樹的三分之二,有的更矮。寬行、矮化、密植有利于果園修剪、噴藥、套袋、采果等生產活動,省工、省力、方便、簡單,普遍提高工效3~5倍,作業質量更好。樹體通風透光,有助于減少蘋果生長中的能量消耗,有助于光合物質的產生和積累,減輕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有助于減少物資投入,降低生產成本,對提高管理水平,生產優質蘋果都很有幫助。多年實踐證明,矮化栽培是我國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大力推廣這一先進技術模式,對于推動蘋果栽培制度與國際接軌,實現由數量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戰略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二、蘋果矮化密植蘋果樹管理要點
1.合理選擇栽植園地。立地條件是蘋果園選址的重要因素,矮化砧木抗旱、抗寒、耐瘠薄能力相對較弱,且密植栽培需要相對較好的土、肥、水條件,所以在建園之前應先對土壤、水質進行取樣分析。園地土壤以壤土和沙壤土為宜,土壤較深厚,有機質含量在0.6%以上,土壤pH值在5.5~6.7。旱能澆,澇能排,地勢較高且平坦,通風及光照條件優良的丘陵坡地和平原耕地為首選,更有利于矮化蘋果樹的正常生長和結果。
2.合理選擇矮化砧木和品種。
①選用矮化砧木。根據園地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矮化方式,栽后用立柱固定。如果園區的降水、氣溫、光照等自然條件較好,則可以采用M9矮化砧苗木建園,M9和M9T337砧木一般多用于中間砧,M9T337也可用于自根砧。M9系列砧木的蘋果樹早果性強,多數品種栽后第二年即可開花結果,但其不易生根,固地性差,易出現倒伏,應立桿綁縛固定。而對于整體條件一般的蘋果園,可以栽植抗逆性、固地性、抗寒能力更強的M26矮化砧苗,M26矮化砧嫁接后育成的矮化蘋果樹,矮化程度介于M9和M7之間,可耐﹣17.8℃的土溫,適應范圍更寬廣,更易矮化成園。
②選用矮化品種。選擇適應性廣且與砧木親和力強的優良品種。矮化品種即短枝型芽變品種,樹體表現矮化,樹冠緊湊,枝條節間短,單位枝上芽數多,每米新梢具有40個以上的芽,萌發率高,成枝率低,葉色濃綠,結果早,果色艷麗。如“短枝紅星”(新紅星)、“短枝富士”(煙富3號)等。矮化品種可直接嫁接在喬化砧木上,繁殖方便。據相關資料報道,若將矮化品種嫁接在矮化砧木上,則樹體過于矮小,有礙發育,以嫁接在自根喬化砧木或實生砧木上較為合適。
3.密植技術。合理密度是保證矮化密植栽培成功的基本要求,應綜合考慮蘋果樹的品種特點、砧木類型,以及土壤性質、水、肥、光等立地條件。實踐表明,在矮化密植栽培中,蘋果樹較為合理密度為:M26中間砧,2米×4米,83株/畝;M26、M9等矮化砧,2.5米×4米,66棵/畝;雙矮苗,2米×(3.5~4米),83~95株/畝或1.5米×(3.5~4米),111~126株/畝。這些栽培密度在生產中比較合適,早果優質高產效果明顯。后期管理中可以根據生產要求,對矮化密植園進行合理修剪,部分更新換種或伐除。
4.合理修剪,防止郁閉。矮砧密植的蘋果樹多為紡錘形樹形。在栽植1~2年以后,待樹頭新梢長到10厘米左右時,抹除第二三芽長出的競爭枝。6月初,拉下長度超過25厘米的枝條,待到8月左右,再將開張角度較小的枝條拉至水平以下。采用塑料條在拉線上固定樹干,同時預留5厘米的空間余度,以保證主干生長空間。
在1~3年內冬剪時,不剪斷中心桿及分枝的延長頭;當分枝粗度達到著生部位中心干粗度一半以上時,將其疏除并預留3~4厘米的短樁;當分枝角度較小,并同時存在拉大角度受限的情況時,預留3~4厘米的短樁進行疏剪;全部疏除中心干上距離地面小于70厘米的分枝;輕輕回縮花芽較多、角度過大的分枝。
5.肥水管理。果園具備滴灌條件時,在樹干萌芽期間,可以采取滴灌的方式進行灌溉,每10天灌溉1次,滴灌水量為3立方米/畝。以滴灌的方式進行施肥管理。針對1~2年生的樹木,氮、磷、鉀肥施用比例為1∶1∶1,超過3年的樹木,氮、磷、鉀肥施用比例為1∶0.5∶1.2;1~5年生的樹木全年每株滴灌施氮、磷、鉀肥量分別為150克、300克、600克、800克。當果樹產果后,每1000千克蘋果需施用氮、磷、鉀肥量分別為2.5千克、0.9千克、5.2千克。每年在果樹生長期前期,主要施用氮肥,中期則施用氮、磷、鉀肥,8月后主要施用鉀肥。在秋季,1~2年生的果樹每株有機肥(羊糞)的用量為5~10千克、復合肥用量為0.5千克;3年以上的結果樹,每株有機肥(羊糞)的用量為10~20千克、復合肥用量為1千克。可以隔年在基肥中添加一定量的有機肥。
6.病蟲害防治技術。腐爛病、炭疽病、銹病、輪紋病、蚜蟲、綠盲蝽、卷葉蛾類等是矮化密植蘋果樹最常見的病蟲害。腐爛病主要為害果樹的主干和大枝,在加強樹勢管理、增強抗逆性的基礎上進行化學防治,冬春季節發現病斑及時刮除病灶,涂抹5波美度石硫合劑;生產季節結合其他病蟲害一并防治。在炭疽病、輪紋病、銹病等發病初期,用10%苯醚甲環唑2000倍液均勻噴霧;卷葉蛾、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發生時,噴施5.7%甲維鹽5000倍液;蚜蟲、綠盲蝽為害時,用22.4%螺蟲乙酯懸浮劑2500倍液均勻噴施,且能保護蜜蜂等益蟲。
蘋果樹是重要的經濟林樹種,是世界五大果樹之一,具有較高的栽培價值。隨著新技術、新成果的普及推廣,近些年來矮化密植蘋果樹栽培(簡稱矮密栽培)成為主流,它相比普通蘋果樹栽培而言,早果性更強,產量品質更高,更便于集約化管理,同時對栽培管理的技術要求更高。筆者結合生產實踐經驗,從分析發展矮化密植蘋果樹的優勢入手,具體分析矮化密植蘋果樹栽培中的選園、矮化方式、密植方法、樹形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相關內容,以期進一步提升栽培管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