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山西晚報記者獲悉,古交市近日組織玉米雜糧丘陵山區膜側播種技術有機旱作科研基地測產會,來自山西農業大學高粱研究所的專家現場宣布:利用膜側藝機一體化技術種植的玉米、高粱喜獲豐收!其中,玉米畝產615.2公斤,比露地栽培增產7.35%;高粱平均畝產520.14公斤,比露地栽培增產6.05%。
古交市耕地面積20.83萬畝,其中基本農田17.66萬畝,丘陵耕地占總耕地面積的95%以上,農業生產以旱作為主,農作物以玉米、雜糧為主。受自然條件的影響,農業生產總體機械化率、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水平較低,迫切需要引進先進技術,突破生產瓶頸,利用科技賦能農業生產。
古交市吉聚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常年種植玉米、高粱、馬鈴薯、大豆及各類小雜糧1000多畝。多年來,該合作社與山西農業大學高粱研究所聯手合作,將院校的先進技術與科研成果落地古交,引進科研力量發展有機旱作農業,全力推動農業產業現代化。 有機旱作農業通過提升耕地質量、農水集約增效、旱作良種攻關、農技集成創新、農機配套融合、綠色循環發展、保護性耕作、信息化等技術集成,有效提高旱區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資源利用率,促進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古交市建立的丘陵山區膜側播種藝機一體化技術有機旱作科研示范基地,對當地玉米、高粱、豆類,乃至小雜糧的生產體系建設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和農民增收。 山西農業大學高粱研究所有關專家表示,此次測產,在掌握實際產量對有機旱作科研技術應用進行驗證的同時,根據測產結果對玉米高粱品種、栽培管理中采取的措施及存在問題全面分析總結,使丘陵山區糧食增產增效,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