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三次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情況,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專家組組長劉旭,回答頂端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這次普查覆蓋農作物、畜禽、水產養殖資源,拓展了多元食物供給的資源種類,在加快推進種業創新、做好“土特產”文章上發揮重要作用。
農作物種質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的戰略性資源,是農業科技原始創新的物質基礎,也是生物多樣性重要的組成部分。
據農業農村部資料,從2021年到2023年,農業農村部開展了第三次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這是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新收集到種質資源超過53萬份,摸清了我國種質資源家底,搶救性保護了一批珍貴、稀有、瀕危資源。
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種質資源,并不是簡單的“種子庫”。有專家打過一個比方,“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質則是芯片中的芯片”。種質,相較于種子而言,首先要有能穩定遺傳的整套遺傳物質,還要有利用價值,這樣的種子才能算是“種質資源”。
頂端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提問,這次普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一次全國普查。新形勢下,開展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對種業振興、端牢中國人的飯碗,有什么意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專家組組長劉旭
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專家組組長劉旭表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種質資源做基礎,再先進的育種技術和保障條件,也不可能憑空育出新的優良品種。我國雜交水稻育種能夠率先實現突破,并領先于世界,在世界上一直保持著領先的優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我們豐富的野生稻資源,尤其“野敗型”資源的發現和利用。
劉旭院士介紹,這次普查新收集資源之中,糧食作物種質資源6.3萬余份,占比45.4%。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作物占比超過三成,其中收集的大豆資源最多,將近一萬份,體現了我國是大豆起源國的優勢。同時,作為“雜糧王國”,這次收集到的谷子、高粱、綠豆、豌豆等雜糧雜豆種類多、數量大,為選育出更多更好的糧食作物新品種提供了足夠的資源材料。
這次普查,覆蓋了農作物、畜禽、水產養殖資源,拓展了多元食物供給的資源種類。這些資源對落實大農業觀大食物觀、選育優異的果菜茶、肉蛋奶、魚蝦蟹等品種,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此外,劉旭院士在發布會上表示,通過普查挖掘發現了具有較高價值的優異資源。新收集的種質資源,或者性狀優良,或者生存地生境特殊,或者是歷史悠久,對于培養高產優質、抗逆廣適的新品種,研究作物的起源演化以及保護民族傳統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普查以來,我國已有6238份資源應用于育種創新和產業開發,其中1889份資源用于新品種培育,3919份資源開發為知名的“土特產”產品,430份資源打造成地理標志產品。這些資源開發利用潛力大,必將在加快推進種業創新、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做好“土特產”文章上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