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在保護工作中獲得了哪些成績經驗?當前的保護與發展工作面臨哪些新形勢、新任務?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是什么?近日,由農業農村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主辦的2024年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國)工作交流會在安徽省銅陵市舉行。來自農業文化遺產領域的管理者、專家學者及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遺產地代表齊聚一堂,進行深入研討。
會議圍繞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健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制機制、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數字化發展與應用三個議題進行了專題討論。
回顧總結 成績斐然
進入冬天,銅陵的大街小巷有些清寒,但在義安區天門鎮五峰村的“百年姜閣”中,卻暖意融融。火堆中柴草雀躍,發出噼啪的響聲。姜閣主人盛義武蹲坐在燒火室,時刻留意著火候。
盛義武正在進行的是銅陵白姜生產過程中的重要一環——燒姜閣。姜閣,一座土墻瓦頂、形似碉堡的建筑,高約六米,分為上下兩層。上層作為儲姜室,用于放置需要越冬的姜種;下層則是燒火室,有一扇小門供人進出和生火。每年立冬前后,村民們會把選好的姜種送來,用荷葉和茅草分隔,分層擺放在姜閣中,并根據不同時節,點火加熱。“姜種嬌貴,怕冷又怕濕,所以要燒火去除水分,讓它保暖越冬,開春后再進行大火催芽。”在盛義武看來,燒姜閣是“姜閣保種催芽”技藝的核心所在。
銅陵白姜的種植歷史可追溯至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當地姜農憑借豐富的經驗和智慧,逐漸摸索出了包含“姜閣保種催芽”“高畦高壟栽培”“芭茅搭棚遮陰”在內的獨特白姜種植技藝,并因此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借助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古老東方大國的農耕智慧閃耀世界。2023年,河北寬城傳統板栗栽培系統、浙江仙居古楊梅群復合種養系統、安徽銅陵白姜種植系統被評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我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增至22項,數量繼續保持世界首位。
“今年,我們又向聯合國糧農組織推薦了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復合養殖系統、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統和甘肅皋蘭什川古梨園3個候選項目。”農業農村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主任顧衛兵說。
回顧過去,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事業發展成績斐然,這些成績不僅體現在遺產數量的增長上,更體現在體制與機制的完善、保護與發展的并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深化以及品牌建設的推進和科技支撐能力的增強上。
保護監督力度加強,完善管理辦法,成立專門機構,開展動態監測和評估,確保農業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服務鄉村振興初見成效,通過“農遺+”模式拓展多功能價值,不少遺產地實現休閑觀光、科普教育、文化旅游等多業態發展,有效提升經濟效益;國際交流合作廣泛開展,與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合作舉辦高級別能力建設活動,舉辦研修班助力其他國家農業文化遺產挖掘與動態保護;全面提升品牌影響力,通過國際展會、各類新聞媒介宣傳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品牌,提高知名度;專家隊伍建設成效顯著,創設研究課題,持續實施“專家+遺產地深耕行動”……我國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工作穩步前行。
交流分享 經驗亮眼
2014年4月,第一次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國)工作交流會在江蘇興化舉辦,自此開始了每年一度的全國性工作交流機制。在這一機制引領下,管理部門與遺產地之間建立了穩定的指導關系,確保了農遺保護政策的順暢通達;通過大會發言、分組討論、實地考察等,促進了不同遺產地之間的經驗分享;專家學者和管理人員的互動,提高了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科學性。
在本次會議上,代表們積極分享各自在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創新與發展領域的獨特經驗與豐碩成果,展現了各具特色的保護智慧與實踐模式。
“為摸清家底,我們在全省開展了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資源的分類普查。”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對外交流合作處副處長朱品軍介紹,目前江蘇已形成從普查、遴選、申報、保護到利用的全面工作體系,以縣、市、區為單位,組建了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資源普查與識別評估專職團隊,全面摸清遺產的資產指數、瀕危狀態和應用潛力,首次梳理摸排共計125項,重點培育了32項進入省級農業文化遺產資源名錄庫。
“我們制定了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監測技術規程。”福建省農業農村廳對外經濟合作中心主任林良行介紹,這是去年工作交流會后推動貫徹落實的一項具體舉措。《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監測規程》由福州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匯聚來自全省的14家科研單位、茶企,共同參與規程的起草總結。作為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地方標準,這一規程已于8月9日正式實施。
此外,廣西龍勝、福建安溪、浙江慶元及湖州等遺產地,在挖掘利用農業文化遺產資源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方面展現亮點。
浙江青田積極延長稻魚產業鏈,精心打造出集稻魚共生技術示范、農業文化遺產展示、農耕文化體驗觀光于一體的多產業融合發展模式,2023年僅稻魚一產總產值就達到3.04億元,同比增長8.3%,稻魚共生“常青樹”真正變為老百姓的“搖錢樹”。
甘肅迭部地處高寒貧瘠的生態脆弱地區,當地巧妙運用林農間作、林下立體種養等多種模式的農林牧復合經營,成功實現了對生物多樣性的有效保護;同時,結合生態旅游的有序開發,以生態保育促鄉村振興,2023年扎尕那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07億元,人均收入達10萬元。
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副縣長曾瑞玉分享了龍脊梯田的“一田生五金”利益聯結新模式,即梯田入股享股金、梯田維護獲獎金、梯田流轉有租金、梯田務工賺薪金、梯田旅游掙現金。通過這一模式,遺產地成功構建起農民與經營者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協同發展的緊密合作關系,使廣大農戶享受到農遺產業發展帶來的更多紅利。據悉,2023年龍脊梯田共有9個村寨參與年終旅游分紅1111萬元。
分析形勢 謀劃未來
與會代表認為,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我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工作也面臨著新形勢、新問題。具體而言,不少遺產在服務鄉村全面振興方面的潛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釋放;遺產區域的分布和類型存在不平衡現象;農業文化遺產的國際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需要進一步加強宣傳和推廣工作。
針對當前我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遺產地代表分組展開深入討論。
綜合專題討論意見,農業農村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閔慶文表示,在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體制建設至關重要,需制定出臺具有針對性的管理辦法和規定。同時,設立農業文化遺產管理專職機構,有助于推動遺產保護與發展工作的專業化。此外,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往往涉及多個部門,因此構建多部門協同機制對于全面保護和發展農業文化遺產具有重要意義。
“農業文化遺產的產品價值實現是保護與發展的關鍵。在此過程中,確保當地農戶利益尤為重要,因為農民是農業文化遺產的核心,只有當他們被納入產業鏈的收益分配、共享發展成果時,才能真正實現農業文化遺產的長期可持續發展。”農業農村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央民族大學教授龍春林總結道。
“數字化是保護與傳承農業文化遺產的一條重要途徑。目前,農業文化遺產的數字化應用方向已涵蓋了監測與管理、展示與傳播、營銷與推廣等多個方面。數字化作為一種技術手段,為農業文化遺產的創新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將進一步推動農業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農業農村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劉某承從農業文化遺產的數字化應用方面進行總結。
顧衛兵表示,明年是我國首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認定20周年、《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管理辦法》頒布10周年。如何更好地挖掘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蘊含的傳統農耕智慧、探索獨具特色的和美鄉村發展模式,需要我們加強調查研究,健全政策制度體系,完善動態監測評估體系,強化試點示范,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共同推動農業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