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斤!結果并不出乎意料。今年,他帶來的112.6斤重的大西瓜又拿到了大型西瓜重量組冠軍。
5月17日,出現在2021中國(昌樂)西甜瓜科技博覽會(以下簡稱“西甜瓜科博會”)上的這一幕,反映出該縣運用科技力量改變西瓜產業的努力。而在現場,國內西甜瓜界也樂于展示“羽翼”:國內20多家省級以上科研院所的700多個西甜瓜新品種以最好的狀態展示給參會者,這讓人們大呼過癮。
西甜瓜科博會是中國(昌樂)火山農業峰會的一部分。
當火山與農業兩個原先“八竿子打不著”的事物歷史性地融合到一起時,鄉村振興的新路徑出現了。
火山能為經濟服務
讓人感到興奮
大個西瓜是種出來的,需要優質種子、一流技術、肥沃土壤、適宜氣候的相互配合。
科技日報記者在當地調研時發現:這里的土質不一樣。昌樂農業農村局局長黃軍清向記者揭秘:我們昌樂火山資源豐富,境內分布著84座大小不等的古火山,火山口周邊擁有豐厚的火山灰,其中富含氮、磷、鉀、鈣等各類礦物質以及微量元素,非常適合農業發展。
于是,在長期地實踐積累之后,他們創新性地提出了“火山農業”的概念。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不止一次到昌樂調研,他的感嘆是:“我搞了一輩子火山研究,但這里發生的一幕幕場景,火山能為經濟服務,讓人感到興奮。”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白志達坦言,“昌樂火山農業的提出是中國農業地質的創舉。”
“火山+農業”是新鮮概念,不僅聽得響亮,更蘊含豐富,更重要的是其包含著小城昌樂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獨特探索。
科技日報記者驅車先進入“火山番茄王國”,隨后穿過“火山農業谷”,繼而來到國內首個“火山地質(農業)博物館”,一邊聆聽火山農業知識,一邊品嘗火山農業產品;最后,拾級而上,“打卡”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這一線路,昌樂人稱為“火山農業嘗鮮之旅”——毫無疑問,該線路將火山地質孕育的八種特色農產品串聯起來,打造了“種植,采摘,科普,旅游”一條龍服務,也引起了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國際歐亞科學院專家的興趣。
“火山地質為什么對農業發展有益?”對火山深有研究的劉嘉麒院士告訴記者:火山地質有益于農作物生長,是因為其土壤肥沃。另外火山噴發沉淀的物質含有豐富元素,形成的農產品也各具特色。
昌樂人很聰明。
近幾年,這里不斷整合火山資源,引領當地農民種植火山西瓜、火山甜瓜、火山西紅柿、火山小米等特色農產品,并打造出國內首個火山農業區域公用品牌——“火山農八鮮”。
火山農八鮮,不僅僅是字面上的八種特色農產品,更不僅僅是火山孕育而成,更重要的是國內頂級專家加盟,各種高科技技術介入火山農業發展全程。
院士工作站落地
要做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
在昌樂進行了長時間的調研之后,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朱明選擇將院士工作站建到了這里。他要做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朱明院士透露:發展特色農業,是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火山農產品,“我們要將火山資源轉化為旅游資源,形成多產業融合發展。接下來,我們要大力推進火山農業標準化生產,實現全過程的質量管控;同時,強化數字化、信息化建設,優化營銷策略,以‘火山農八鮮’為切入點,引領火山農業成為富農、強農的新引擎。”
從“火山農八鮮”切入,推動火山農業成為強農新引擎。放眼國內,這難道不是鄉村振興的新路徑嗎?
事實正是如此。
昌樂獨特的火山地質是大自然的饋贈。這里種植出來的作物口感獨特,深受消費者喜愛。一批批優質的西瓜新品種不斷從昌樂推廣出去,帶動了各地特色種植業發展以及農民增收致富。
昌樂西瓜研究所所長趙平告訴記者:“趁著科博會召開,我們組織專家來到大棚里,對西瓜新品種統一考評。通過比對各項數據,選出適宜北方設施大棚種植的優良品種,然后從昌樂推廣出去,讓瓜農們通過擇優選育,增產增收。”
科技日報記者注意到,來自山西、黑龍江、海南、吉林等地的代表也參與了本屆峰會。這些城市有個統稱,“火山城市”。此時此刻,作為全國火山農業發展的策源地,昌樂推動成立全國首個基于火山產業的組織——中國火山產業發展聯盟,以實現“抱團發展”。
昌樂人信奉共享精神,深刻地理解“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道理。
在西甜瓜科博會現場,昌樂瓜農王春暉正埋頭于西瓜雕刻。在綠色的西瓜外皮上,“建黨100周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字樣已經雕刻成型,他用牡丹花加以點綴,使得整個造型看上去別致精巧。王春暉說,“這個西瓜重15斤,五六個小時才完成雕刻,只能保存三四天。”盡管如此,他還是想通過這種方式祝賀建黨100周年。
“七一”臨近,那些推動火山農業峰會舉辦,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的幕后英雄們又何嘗不是這種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