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和靜縣為促農增收,不斷鼓勵養殖戶在特色養殖上下功夫。眼下,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哈爾莫敦鎮才干布魯克村引進的鴕鳥試養成功,開啟了村民別樣的致富夢。
近日,記者來到才干布魯克村率先養殖鴕鳥的村民游先華養殖鴕鳥的院子里,看到一只只超過半米的駝鳥正在院中漫步,他們伸著長長的脖子,不時的東張西望,好像在迎接客人的到來。而今年已經67歲的游先華也正在用青草喂鴕鳥。
據了解,今年3月游先華從網上了解到鴕鳥養殖效益高,易飼養,便開始著手養殖鴕鳥。到了5月,游先華自籌10萬余元從山東引進40只鴕鳥苗,開啟了鴕鳥養殖路。養殖初期,由于養殖方法與技術掌握得不好,造成了一些經濟損失。
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三個多月的精心養殖,原來只有一公斤的小鴕鳥到現在平均體重已達到20公斤左右。看到鴕鳥長勢喜人,游先華心里很是高興。“剛開始養殖的時候,由于技術不嫻熟,有4只鴕鳥夭折,通過不斷學習,我掌握了一些養殖技術,現在這些鴕鳥的存活率基本穩定,長勢也非常好。我打算明年最少要發展到150只左右,把現在的小型庭院養殖擴大到規模化養殖 ”游先華信心滿滿地說。
才干布魯克村是一個新成立的村,主要以種植業為主。2019年以來,該村開始整合農民手里的土地,流轉到合作社或種植大戶,讓村民從事特色種養殖、旅游業等,打造具有特色的鄉村第二、第三產業體系,以期實現鄉村產業長期穩定發展,從而實現鄉村振興。
才干布魯克村干部恰格德爾說:“鴕鳥養殖是一種新興產業,人們對它的認識還有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今后,我們想加大宣傳,采取“基地+農戶”模式,把廣大農戶帶動起來,加入到特色種養殖行列當中,使鴕鳥養殖在我村有序、持續發展,真正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據了解,自1992年,我國引進鴕鳥用于人工繁殖以來,養殖技術已相當成熟,鴕鳥對北方溫度條件適應性強,不易生病,而且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鴕鳥的肉、蛋有很高的食用價值,鴕鳥的羽毛、鴕鳥皮、腿骨等都可以回收利用,甚至鴕鳥油也是化妝品的重要原料,鴕鳥養殖發展前景廣闊,經濟效益可觀,為農民又增添了一條新的致富路。